中新網蘭州3月27日電 (記者 魏建軍)記者27日從甘肅省科技廳獲悉,該廳協助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編制完成了“柬埔寨典型區域規;痉稇霉夥喔取表椖拷ㄗh書和工程設計方案,為該國東南部缺水區域利用光伏提水、開發利用地下水,大規模發展灌溉農業提供了技術支撐。
甘肅省科技廳披露,柬埔寨雖然降雨相對充沛,但季節性分配嚴重不均,加之缺乏必要的水利設施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洪澇、旱災頻發,嚴重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該國只有35%的全國人口和26%的農村人口可用上衛生安全的飲用水,70%的農田得不到灌溉,能夠正常運作的灌排設施不足20%。
近年來,甘肅省科技廳緊緊圍繞“一帶一路”科技走廊建設,立足甘肅科技優勢領域和區位特點,結合《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積極支持省內有條件的科研院所和企業,與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等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開展科技創新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2016年以來,該廳立項資助甘肅科研院所和企業,先后通過立項4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在流域水資源規劃、農業高效灌溉、農村安全飲水、光伏提水、雨水集蓄利用、水文監測、雨養農業等領域與柬埔寨等東盟國家開展聯合實驗研究、技術轉移、工程示范等,推動這些國家農業水利發展。
雙方還設立了“中國(甘肅)-柬埔寨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該合作平臺由甘肅省水科院和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共同承擔管理,組織協調柬埔寨和國內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常態化科技合作,創新合作模式。
中國在科技改善民生方面積累的經驗對柬埔寨具有重要借鑒意義。結合《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中的重點領域和主要方式,甘肅與柬埔寨相關科研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在水資源管理、農業節水、人飲安全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推動相關技術產業發展。
甘肅省科技廳表示,中國輸出示范先進節水灌溉裝備技術、分散式集雨人飲工程技術,先后在柬埔寨中部磅清揚省和西南部茶膠省建立了雨水利用和高效灌溉技術試驗示范工程,為其洞里薩湖流域5個省區受地下水嚴重砷污染困惑的300多萬人口,有效解決安全飲水提供了技術路徑和工程方案。
據了解,灌溉示范園設在該國農林漁業部所屬的位于茶膠省國家農業推廣中心,策劃重點示范中國比較成熟的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包括膜下滴管、微型噴灌、低壓管灌、光伏提水、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等。這將為中國節水灌溉設備技術進入柬埔寨等東盟市場提供推介示范作用。(完)
【編輯:劉薛梅】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京ICP備:05004340號-1]